《感謝上帝》是一部改編自法國教會性侵男童的真實事件,且獲得了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的作品。就個人看完的感覺而言,本片相當程度地打破平常予人聖潔莊嚴的宗教形象,層層揭露神父敵不過自身慾望和教會高層意欲掩過非飾的醜態,且更將受害者不同程度的身心受創描寫得深入細微,敘事方式也不因硬性題材或得獎(藝術)因素而讓人感到難以咀嚼,全程令人看得既入戲又觸動,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傑作無誤。
《感謝上帝》的情節雖涉及了受害者團結挺身而出指控教會高層相關設定,但整體風格卻不是高張力或緊湊的調性,取而代之的是不急不徐的敘事節奏。整部片雖有起伏,但受害者與教會組織之間的交手亦捨去了激烈對抗、處處針鋒相對等戲碼。然而,話雖如此,本片仍有令人看得聚精會神的戲劇效果。
個人認為這是因為《感謝上帝》仍將「衝突性」作為劇情推動時的核心元素,雖然上段提到沒有「激烈對抗」的情節,但那是以「對立情節的表現形式」的角度而論。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斡旋依然是貫穿全片的劇情主軸,加以劇情又安排多個「遭遇相同但過程細節不同」的角色接連出場,不僅延續並層層疊高這股衝突性,且幾個角色作法的前後串連也形成劇情厚實與起伏的效果。重要的是,衝突性亦發生在受害者與週遭親友之間的想法扞格,進而產生磨擦,而這方面又和前述與教會斡旋情節呼應,因此本片情節絕無鬆散、拖沓,導致令人猛打哈欠的狀況發生。
再者,《感謝上帝》在「共鳴性」方面也經營得相當出色,上段提到本片安排了不止一位的受害者擔任各段情節的故事主體,雖然細節不同,但妨害兒少身心發展的陰影、無法走出內心傷痛的脆弱、害怕招來社會異樣眼光的恐懼等心靈受創方面的描寫,都是具體入微。此外,受害者情緒亦影響了週遭親友,愧疚、懊悔、不忿,甚至是妒忌等情緒更和前述要角感受呈現交織狀態;重要的是,教會企圖以敷衍態度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以維護教會名譽,更令人深覺偽善。因此,這些情節的鋪陳確實營造出「無辜之人被從小教導要信任的導師傷害且出賣」的氛圍,進而成功引發觀眾同理涉入的觀影心理。
綜上,《感謝上帝》可說是透過不同受害者自我面對內心傷痛與亟欲擺脫過往陰影的掙扎的細細鋪陳,再連結至教會體制顢頇玗腐方面的描寫,再來回激盪與強化兩造之間的對立性,進而產生引人入戲的戲劇效果,所以即便《感謝上帝》不走商業強勁的風格,仍能將故事說得精彩,令人看得目不轉睛。
此外,近年來有不少平權題材的電影產出,雖然面向有種族、性別和性向之別,但其共通點都是「少數受迫者對抗主流壓迫勢力」,而《感謝上帝》雖與平權議題的關聯性較低,但同樣具有「少數對抗主流勢力」的關鍵元素。因此,本片在這方面可說是再次揭示了集體意識整合對於爭取公平正義與過失究責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有讓犯錯的結構性勢力妥協與讓步的可能。但必須強調的是,覺醒與打破沉默是關鍵的第一步,否則一切都是枉然。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結構性勢力是「宗教」,根據社會學家韋伯的說法,宗教是一種道德性的社群組織,其教義不但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倫理準則依據重要來源,且更是心靈依托的關鍵。據此,《感謝上帝》片中教會組織意欲掩蓋真相的作法,事實上反讓自已成為「不道德的社群組織」。
當然,他們的想法也不難理解:雖然《聖經》強調人類是帶罪之身, 但這些神職人員算是上帝的代言人,所以對於罪欲和靈性分別有相當程度的洗滌和提升,然而卻有神父不但是戀童癖,且一再對男童伸出魔爪,這豈不是間接證明了上帝的教誨是無效的?若是張揚出去,教會蒙羞事小,但動搖了民眾對上帝的信仰可就事大(片中有受害者即因此成為無神論者)。
然而,《聖經》雖強調人類是帶罪之身,但同時又說:「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為他歡喜,比99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換句話說,這個加害事件對於「神職人員」而言是個考驗,考驗他們是否具有為上帝代言的資格,以及是否擁有獲得生命救贖的機會,所以如果教會高層對此事毫不包庇,犯錯的神父也真心悔改並接受責罰,才是《聖經》義理的真正實踐,如此一來《聖經》有關「寬容」的教理才有實施的空間和意義。
據此,前面說到《感謝上帝》劇情含有相當程度的「衝突性」,嚴格來說這部分是個關鍵,因為教會作法並不是在維護上帝,反而無形中與魔鬼達成交易,以致與《聖經》真理嚴重相悖。這種矛盾即是衝突的一種形式,再由此形成教會和受害者目的對立,之後雙方的磨擦便應運而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感謝上帝》各個面向的衝突因素不但撐住了片中的情節張力,讓不走商業調性的本片頗具可看性之外,更在劇情深度上給予觀眾對於相關意義的認知與反思。
總而言之,《感謝上帝》在不走煽情和激烈風格的前提下,儘量將受害者內心受創的苦楚,以及因此影響日後生活和週遭親友的不幸,以細膩樸實的方式說得令人為之觸動,不僅全程讓人看得極為入戲,且本片對事件不同位置利害關係人、少數反擊主流的描寫也能提供面對類此事件的思考,因此本片不但好看,且雖然我不是基督或天主教徒,但看完後確想說聲:「感謝上帝,正義公理依然存在!」。
留言列表